俗话说“七坐八爬九长牙”,眼看着到了长牙的月龄,同龄宝宝白白的乳牙都冒出了头,可有些宝宝还是毫无动静。
宝妈们真是着急又上火,一边给宝宝补钙,一边心里冒出疑问:
宝宝出牙晚到底是不是因为缺钙呢?
还是身体发育出了问题?
宝妈们别着急,先来了解一下宝宝乳牙萌出的规律:
一般来说,宝宝会在6月龄左右开始长乳牙,通常是先长下排牙齿,再长上排牙齿。
8-10个月时,宝宝上下四颗门牙会长齐;12-16个月时,宝宝门牙两侧的乳牙也会长出,此时宝宝通常会有八颗牙齿;6-20个月时,宝宝上下两侧会长出尖尖的犬牙。其他乳牙则会在2年内全部长齐。
为何宝宝出牙晚?
宝宝出牙晚不晚,和同龄小朋友比较是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因为乳牙萌出也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出牙晚的原因也有很多。
缺钙确实可能会引起乳牙萌出晚,但一般1岁内的宝宝,只要奶量、辅食添加正常,是不容易缺钙的。
宝妈要逐一排查,是下面哪个原因引起的呢?
一、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明,乳牙延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里有长辈,牙齿萌出比较晚,会导致宝宝乳牙萌出延迟。
二、食物性状
这个原因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却也是宝宝牙齿萌出晚的主要原因。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没有长牙,就只能吃糊糊状的食物,喂养得过于精细,无法对牙龈产生刺激,反而影响宝宝发育。
三、出生史
早产或低体重儿,乳牙萌出时间较足月儿会有所延迟。例如,早产宝宝早出生了2个月,那么长出第一颗牙的时间就需要根据纠正年龄来计算。
四、内分泌疾病
一些内分泌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均可直接影响到乳牙的萌出。医院检查才能确诊。
五、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宝宝是不是缺钙?其实缺乏的是维生素D,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补充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
TIPS:
一旦确诊佝偻病,维生素D的使用量会比较大,而且治疗过程中,医生也会调整用量。所以,在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
六、其他疾病
外胚层生长不良、贫血等疾病,均可引起乳牙萌出延迟。
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13个月龄宝宝还是没有长牙的迹象,建议带宝宝到牙医处就诊,排除一些疾病因素。
如何帮助宝宝乳牙萌出?
一、做好辅食添加
宝宝6月龄左右就可以添加辅食了,此时咀嚼力较弱,辅食以米粉和其他流质食物为主。
6~8个月:为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可以给宝宝准备看起来成形,但用成人手指轻轻一捏就烂的食物,如南瓜、土豆、香蕉等。
8~10个月:可以加入蒸熟的鱼肉、胡萝卜等,不是一捏就烂,可以有一定的弹性。
10~12个月:孩子有了初步的咀嚼动作,手指食物可以有一些纤维,比如红薯、西兰花等蔬菜。
二、注意补充营养
家长们应该注意饮食上的营养均衡,多给宝宝补充营养,少给宝宝吃过于精细的食物以及含糖量过高的食物,会影响孩子的牙齿健康。
三、准备磨牙棒
宝宝乳牙萌出时可能伴随牙龈不适、情绪烦躁等症状,家长不妨给宝宝准备磨牙棒,缓解宝宝的牙龈不适感。
四、做好牙齿清洁
乳牙萌出前:
美国儿科学会(AAP)、美国牙科学会(ADA)都曾建议,在宝宝牙齿长出来前,就需要定期给宝宝刷牙,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的口腔环境保持干净,还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可以用干净的纱布包裹住食指,蘸取清水,轻轻摩擦孩子的牙床。早晚各一次。
第一颗乳牙萌出时:
《中国儿童护理蓝皮书》和美国儿科学会都建议,宝宝萌出乳牙后,就要开始正式刷牙。
爸妈可以用消毒后的纱布缠在手指上,或用幼儿专用的手指牙刷,帮宝宝刷牙。宝宝的舌头跟牙齿缝隙之间也需要清洁。这种方式建议持续到宝宝2周岁左右(也就是乳牙全部萌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