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甲状腺疾病的第一反应,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谈及“碘”。究竟该刻意补碘,还是有意忌碘?查阅来的资料总是五花八门,让人摸不着头脑。随着体检的普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检出率日益增高。今天我们就从饮食入手,聊聊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及饮食注意事项。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于中年女性。中医将其称之为“气瘿”、“肉瘿”,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并可见到或触及大小不等的单个或多个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既有缺碘性的,也有高碘性的。在一些碘元素缺乏的内陆山区,要注意食用加碘食盐来补充碘元素。在沿海地区以及水土中碘元素不缺乏的地区,不可盲目地增加碘。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摄入-微克的碘就够了。我们该如何预防?甲状腺组织内由于需要合成甲状腺激素,几乎每时每刻进行着生化合成反应,而催化这一反应所需的酶容易受到有害化学物质的破坏和干扰,特别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硫氰酸盐、过氯酸盐、农药、有害化学气体、过量的食品添加剂等。当食品中出现这些化学物质时,容易诱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同时应该杜绝吸烟不良嗜好,还应减少油炸、烧烤、腌制食品的摄入。中医这样看~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不调可以致病,尤其“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极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情志过极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精神情绪不畅,经常郁怒、胸闷的人。因此,要善于调控心态,积极摆脱不良的情绪刺激,经常做到心平气和。 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不论治疗与否,都要定期随访复查,一般来说,6-12个月要复查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以防病情发展和变化,错失治疗时机。中医学认为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滞痰凝是本病发病的病因,采用中医药辨证调治,可以从发病机制上阻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一般多采用理气解郁、化痰散结的中药,如夏枯草、浙贝母、半夏、山慈姑、僵蚕、郁金等药物随证加减治疗,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