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甲状腺囊肿,脖子上的定时炸弹!》一文引起了不少非议。有热心读者提出文中的多处观点有待推敲。小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王建华对其审阅,证实确实其内容错洞百出。就这一问题小编已删除此文,由此给读者造成误导表示歉意,并撰写本文,以揭露“甲状腺囊肿”的五大诊治误区。 作者:云儿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将在甲状腺中发现的液体囊状物命名为“甲状腺囊肿”是不准确的。
在甲状腺结节中常有囊性结节(扪之有囊性感,穿刺可抽出液体,B超无回声,核素扫描为冷结节)被称为“甲状腺囊肿”。其实,绝大部分的囊肿是由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的囊性改变所产生。它是由于在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结节)的病程中出现出血、坏死或退行性改变而形成的囊肿(也有时伴有钙化)。所以使用“甲状腺囊肿”一词是不妥当的,应改用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在不能肯定诊断时,可用甲状腺囊性结节(性质未定)来命名。
不是。
“甲状腺囊肿”指在甲状腺中发现含有液体的囊状物,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可由多种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病、甲状腺肿等经变性、液化、出血转化而成。临床上无明显症状表现,通常是无意中发现颈前部的肿物。
不绝对。
“甲状腺囊肿”通常没有症状,且很少会有恶性细胞,除非囊肿明显肿大或囊肿内有出血现象,这时可能造成一些压迫的症状,如疼痛、吞咽困难、声音沙哑、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此时进一步的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
单纯性“甲状腺囊肿”不会出现类似甲亢的症状,同时没有癌变的情况下也不会伴有淋巴结的远处转移。
绝大部分的单纯性“甲状腺囊肿”并无临床症状,如心悸、胸闷、食欲亢进、消瘦、乏力及眼球突出等症状体征是绝不会出现的。除非部分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同时伴有甲亢的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出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此时,由于患者原发症状就伴有甲亢的存在,故也可能出现一系列甲亢的症状及体征。此外,一般“甲状腺囊肿”多属于良性,若出现伴颈淋巴结病理性肿大的体征便提示有甲状腺癌的可能。少数情况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会以颈淋巴结病理性肿大或远处转移为首发表现。而甲状腺癌伴囊肿者极为罕见,约1%~2%,癌性囊肿囊液细胞学检查通常能发现癌细胞。
极少数“甲状腺囊肿”仍有癌变可能,需筛查。
上述已知绝大部分的囊肿是由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的囊性改变所产生,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有囊肿形成(cystformation)的甲状腺结节并非都是良性病变。在诊断上,甲状腺超声是确诊“甲状腺囊肿”的首选检查,它可见肿块内有液性暗区,可与实质性结节相鉴别。而甲状腺核素扫描囊肿多表现为“冷结节”,但良性结节和甲状腺癌也均表现为“冷”或“凉结节”,故核素扫描对于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不大。换言之,有的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也可发生囊性改变。所以人们在概念上不应认为有囊肿就是良性的,也应警惕少数囊性结节病例可能为恶性。
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不仅可以用来鉴别诊断甲状腺疾病,而且还能进一步治疗良性甲状腺囊肿,有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治疗的趋势。已有研究结果表明,US-FNA治疗甲状腺囊肿或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是较为安全可行的,疗效与囊液性质有关(根据囊内物的性质可分为胶性囊肿、浆液性囊肿、出血性囊肿、坏死性囊肿和混合性囊肿;根据囊液性状分类可见陈旧血性、黄色胶冻样、黄色黏稠样、淡黄或无色清亮),尤其是对于治疗单纯性甲状腺囊肿及囊肿内部物质接近胶冻样者,效果更佳,并且其术后并发症较轻,多可自行缓解,但有一定复发风险,故操作时应注意尽量抽吸完全,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荫山.名词解释.实用外科杂志.年05期 [2]SungJY,BaekJH,KimYS,etal.One-stepethanolablationofviscouscysticthyroidnodules[J].AJR.,(6):-. [3]《内科学》(第八版)葛均波,徐永健等.人民卫生出版社.. [4]吴茂林.甲状腺囊性病变声像图与大体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5(2):41-43. [5]范梅花,毛平芬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治疗甲状腺囊肿或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