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说大可大,说小可小的疾病,问题众多,精选10个,每问10分,测一测自己是否能拿满分。 1.平时吃加碘盐能不能预防甲状腺结节?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碘的缺乏所致,但长期的高碘饮食同样会通过促发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升高而刺激甲状腺组织增生出现结节。因为平时食盐中已经添加了碘,所以再长期进食含碘量高的海鲜如海带等,也容易引起甲状腺结节。 2.为什么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这与现代生活方式、夜生活增多、精神压力增大、过量碘盐摄入相关,同时也与彩超分辨率越来越高有很大关系,因为超声下2-3mm的病变都能看到了。 3.甲状腺结节恶变率高吗?如何判定良恶性? 临床中只有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评估甲状腺疾病的影像学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高频超声对软组织的分辨力高,能够分辨直径约一毫米的微小病灶,测量甲状腺形态和大小,并根据回声的变化来清楚地显示病变部位。近几年新发展的甲状腺超声增强检测技术更是可以利用计算机客观提取超声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弥补二维灰阶超声图像的不足,可将关键特征进行增强显示、色彩标注以及指标量化等,进一步提升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超声检查加上增强检测技术的诊断方案,有助于实现安全无创的早期精准诊断。 4.甲状腺结节有什么危害? 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都是无明显危害的,是甲状腺的一种良性病变,就好像我们皮肤上的瘢痕或者黑痣一样,不影响人体的健康,只需6-12个月定期检查彩超就可以。 但是如果甲状腺结节为单发结节,且血流分级为Ⅳ级以上,结节内含有砂砾状细小钙化,就有高度恶变可能,可能逐渐演变成甲状腺癌。 5.甲状腺结节钙化了是否提示严重? 目前医学界公认只有彩超中提示甲状腺结节内砂砾样细小的钙化是甲状腺癌的表现,大约有55%-68%的甲状腺癌患者中有这类细小钙化。临床上更多见的是环形或大块状钙化,这些绝大部分是炎症、血肿吸收机化后形成的一般钙化,这些钙化患者中只有10%-20%是恶性病变。 6.哪些甲状腺结节需要细针穿刺(FNAB)? 甲状腺细针穿刺FNAB是鉴别结节良、恶性最可靠、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一般来讲,凡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均可考虑FNAB检查。但在下述情况下,FNAB不作为常规: (1)经甲状腺核素显像证实为「甲亢」表现的结节; (2)超声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 (3)根据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 (4)男性; (5)结节生长迅速; (6)伴持续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并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7)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8)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9)伴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7.甲状腺结节手术都有哪些方法? 1)在颈部做4cm左右的横行切口; 2)经乳房或腋窝的腔镜下甲状腺结节切除; 3)经口腔前庭(颈部无痕)甲状腺手术; 4)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微波、射频消融治疗。 8.甲状腺结节手术有哪些风险? 常见的手术风险有以下三条: (1)术中术后出血,目前临床上由于超声刀的大范围使用,一般发生率极低,但是一旦发生,特别是出现术后出血,需要二次手术止血。 (2)术中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的损伤,目前国内外大概的发生率在2%左右,与手术大夫的经验有明显相关性。一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会导致术后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一般难以修复。 (3)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低于喉返神经损伤,主要与术中切除范围相关,甲状腺体积越大,切除甲状腺组织越多或术中诊断为甲状腺癌,需清扫淋巴结,则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会出现手足抽搐及口角麻木。 9.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容易复发么? 如果手术切除范围不够彻底,则极有可能残留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和微小结节,而术后甲状腺素制剂的抑制治疗对残留的病变组织影响有限,所以术后复发率较高。一旦复发需要再次手术,则手术的风险要比初次手术高5-10倍。 现在国外对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都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主要病变的一侧行全切除术,对侧行全或近全切除术,术后只要给予小剂量的甲状腺素制剂就能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这种术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避免了术后的复发,二是对于术后才被确证为甲状腺癌的患者避免了行再次手术的风险和痛苦。但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手术的要求很高,术中要完整的解剖出双侧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以避免损伤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10.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对饮食有何要求?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为减少复发应少吃海鲜,并尽量避免进食含碘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虾皮和紫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