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凌房颤伴脑梗死患者预防血栓经导管

发布时间:2018-2-24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左心耳又是血栓好发部位,因此为预防左心耳血栓引发的卒中事件,左心耳封堵术近来成为临床抗凝治疗外的另一种替代策略。自年左心耳封堵器上市至今,左心耳封堵术有了相当规模的病例积累,相关领域专家也因此对该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来自第四医院(医院)的陶凌教授在此与我们分享了4例精彩的左心耳封堵术。

病例1

患者为80岁男性,发现心房纤颤3年,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视物模糊。生命体征正常。心率85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头颅CT,提示脑梗死;心脏彩超:双房扩大,主动脉硬化,左心耳血栓形成,EF57%;心电图:心房纤颤,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糖尿病病史10年,胰岛素治疗。拟行左心耳封堵术。

病史资料(男,80岁)

主诉:发现心房纤颤3年。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外院住院时行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具体化验单未见),自诉当时偶有胸闷,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具体不详)。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模糊,无明显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黑朦、晕厥等不适,医院行头颅CT,提示脑梗死;心脏彩超:双房扩大,主动脉硬化,左心耳血栓形成,EF57%;心电图:心房纤颤,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脑梗死,心房纤颤”,给予口服“华法林2.5mg/d”治疗后症状好转。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心房纤颤,脑梗死”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体力一般,食欲食量可,睡眠一般,体重无明显变化,偶有便秘,小便正常。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0余年,现给予“胰岛素早上8U,睡前10U”治疗,血糖控制可。“脑梗死”病史10余天,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四川省,久居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吸烟史,饮酒史10余年,平均1两/日。配偶有“头晕”病史(具体不详),3女健在。

家族史:父母已故(原因不详),兄弟姐妹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58mmHg。神志清,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5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阴性。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心耳成菜花样,大小测量0°时直径22mm,长度26mm;45°直径20mm,长度25mm;90°直径21mm,长度23mm;°直径32mm,长度25mm。左心耳大小正常,左房及左心耳内未见明确血栓形成,房间隔连续性好。彩超血流示:左心耳内血流速度缓慢,房水平未见明显分流。

初步诊断

1.心律失常(心房纤颤);2.脑梗死;3.2型糖尿病。

手术过程

患者于年12月7日在心导管室行左心耳封堵术,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后置入经食道超声,并穿刺右桡动脉植入6F鞘管行血压监测,穿刺右股动脉静脉置入6F鞘管,经股静脉送入长钢丝至上腔静脉交换为SL1长鞘,送入BRK-1房间隔穿刺针,在食道超声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随后送加硬长钢丝至左上肺。沿长钢丝送传送鞘至左心房内撤出加硬钢丝送猪尾导管至左心耳内,将传送鞘送至左心耳,随后行左心耳造影,明确形态及心耳大小。

图1.传送鞘进入

图2.加硬钢丝撤出

图3.猪尾导管进入左心耳

图4.左心耳造影

图5.左心耳封堵器植入

图6.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后造影

图7.释放封堵器

后经传送鞘送21mm左心耳封堵器至左心耳内,正侧位观察封堵器位置合适,经食管超声及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再次造影及术中食道彩超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间分流小于2mm,封堵成功。遂释放封堵器,拔除鞘管,局部压迫止血,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病例2

患者为76岁男性,间断心悸20年,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短、伴心悸。外院给予“阿托伐他汀、酒石酸美托洛尔、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脑梗死病史2年,口齿不清,走路不稳,糖尿病史1年,药物治疗。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心率80次/分,律不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超:房间隔连续性好;左心耳大小正常,左房及左心耳内未见明确血栓形成;彩色血流示:左心耳血流速度缓慢;房水平未见明确分流。拟行左心耳封堵术。

病史资料(男,76岁)

主诉:间断心悸20年。

现病史: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不适,偶有头痛,休息后可缓解,当时无胸闷、气短、头晕、乏力、黑朦、晕厥等症状,未予重视。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短、伴心悸,医院就诊,住院后行相关检查(具体不详)后诊断为“心脏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酒石酸美托洛尔”等治疗后症状好转。于1年前加用“达比加群酯胶囊mg,2次/日”治疗,上述药物均规律服药至今。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心房纤颤,脑梗死”收住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体力一般,食物食量尚可、睡眠一般,体重无明显改变,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脑梗死”病史2年,现口齿不清,走路不稳,医院给予对症治疗。“糖尿病”病史1年,先口服“阿卡波糖50mg,3次/日,格列齐特”治疗,血糖控制情况不详。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河南省,久居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配偶健在,2子1女健在。

家族史:父母已故(具体不详),1弟1妹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5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67mmHg。神志清,慢性病容,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不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FDP1.40μg/ml,PT12.20s,APTT30.80s,FIB2.68g/l,TT24.40s,D-Di0.37mg/lFEU,AT80.70%,INR1.06。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耳成菜花样,大小测量0°时直径25mm,长度34mm;45°直径24mm,长度28mm;90°直径22mm,长度29mm;°直径22mm,长度27mm。房间隔连续性好,左心耳大小正常,左房及左心耳内未见明确血栓形成。彩色血流示:左心耳血流速度缓慢,房水平未见明确分流。

初步诊断

1.心律失常(心房纤颤);2.脑梗死;3.2型糖尿病。

手术过程

患者于年12月7日在心导管室行左心耳封堵术,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后置入经食道超声,并穿刺右桡动脉植入6F鞘管行血压监测,穿刺右股动脉静脉置入6F鞘管,经股静脉送入长钢丝至上腔静脉交换为SL1长鞘,送入BRK-1房间隔穿刺针,在食道超声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随后送加硬长钢丝至左上肺。沿长钢丝送传送鞘至左心房内撤出加硬钢丝送猪尾导管至左心耳内,将传送鞘送至左心耳,随后行左心耳造影,明确形态及心耳大小。

图1.猪尾导管进入左心耳

图2.左心耳造影

图3.左心耳封堵器植入(a)

图3.左心耳封堵器植入(b)

图4.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后造影

图5.释放封堵器,拔除鞘管

后经传送鞘送21mm左心耳封堵器至左心耳内,正侧位观察封堵器位置合适,经食管超声及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再次造影及术中食道彩超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间分流小于2mm,封堵成功。遂释放封堵器,拔除鞘管,局部压迫止血,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病例3

患者为47岁中年男性,间断胸闷、气短2年,加重1年。外院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坎地沙坦、美托洛尔、华法林”。既往有眼底出血、糖尿病、结节性甲状腺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生命体征正常,心率90次/分,律不齐。心超:心律不齐,各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未见异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彩色血流示:三尖瓣反流(少量)。拟行左心耳封堵术。

病史资料(男,47岁)

主诉:间断胸闷、气短2年,加重1年。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感胸闷、气短,伴后背痛,无胸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医院行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房颤”,未重视,未服用药物,2年来胸闷、气短间断发作。1年前感上诉症状加重,稍活动即出现,休息后缓解,劳累加重,无恶心、呕吐,无胸痛、大汗、濒死感,无呕血、黑便、头晕、头痛、意识丧失。医院“医院”就诊,行心电图:房颤;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右房增大,三尖瓣反流(少量),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坎地沙坦、美托洛尔、华法林”后,症状较前有所缓解。1月前因眼底出血自行停服“华法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至我院,门诊以“冠心病、心绞痛、房颤”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夜休欠佳,食欲食量一般,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8年前诊断“糖尿病”,长期“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可。7年前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3年前诊断为“高血压病”,最高血压/mmHg,规律口服“坎地沙坦、美托洛尔”,未检测血压,1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高血脂、脂肪肝、肝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否认外伤史、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0mmHg。神志清,慢性病容,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心脏超声:心律不齐,各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未见异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彩色血流示:三尖瓣反流(少量)。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耳成菜花样,左心耳大小测量0°时直径17mm,长度27mm;45°直径17mm,长度27mm;90°直径17mm,长度27mm;°直径21mm,长度28mm。房间隔连续性好,左心耳大小正常,左房及左心耳内未见明确血栓形成。

初步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Ⅱ级);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4.2型糖尿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支气管扩张;7.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

手术过程

患者于年12月9日在心导管室行左心耳封堵术,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后置入经食道超声,并穿刺右桡动脉植入6F鞘管行血压监测,穿刺右股动脉静脉置入6F鞘管,经股静脉送入长钢丝至上腔静脉交换为SL1长鞘,送入BRK-1房间隔穿刺针,在食道超声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随后送加硬长钢丝至左上肺。沿长钢丝送传送鞘至左心房内撤出加硬钢丝送猪尾导管至左心耳内,将传送鞘送至左心耳,随后行左心耳造影,明确形态及心耳大小。

图1.猪尾导管进入左心耳

图2.左心耳造影

图3.左心耳封堵器植入

图4.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后造影

图5.释放封堵器,拔除鞘管

后经传送鞘送27mm左心耳封堵器至左心耳内,正侧位观察封堵器位置合适,经食管超声及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再次造影及术中食道彩超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间分流小于2mm,封堵成功。遂释放封堵器,拔除鞘管,局部压迫止血,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病例4

患者男性,74岁,心房纤颤3年,偶感心悸、胸闷,未接受正规治疗。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心率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超:心律不齐,二尖瓣狭窄(轻度),伴关闭不全钙化,左房略大,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硬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F58%。拟行左心耳封堵术。

病史资料(男,74岁)

主诉:发现心房纤颤3年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因“脑梗死”于外院住院时发现心房纤颤,偶感心悸、胸闷,无胸痛、大汗、晕厥、黑朦等症状,长期未予正规治疗(具体不详)。1月前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时行心脏彩超示:心律不齐,二尖瓣狭窄(轻度),伴关闭不全钙化,不除外风湿性改变,左房略大,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硬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彩色血流示:二尖瓣下流速略加快,瓣上反流(少-中量),主动脉瓣反流(少量),EF58%。今为进一步治疗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体力差,食欲食量一般,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年因“胆囊结石”外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可。咳嗽、咳痰病史4年,每年冬季为重。3年前患“脑梗死”,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患“梅毒”病史1月余。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其他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mmHg。神志清,慢性病容,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可见一长约11cm手术瘢痕,愈合良好。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心脏超声:心律不齐,二尖瓣狭窄(轻度)伴关闭不全并钙化,不除外风湿性改变,左房略大,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硬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彩色血流示:二尖瓣下流速加快,瓣上反流(少-中量),主动脉瓣反流(少量),EF58%。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耳成菜花样,大小测量0°时直径23mm,长度30mm;45°直径26mm,长度36mm;90°直径29mm,长度34mm;°直径31mm,长度30mm。房间隔连续性好,左心耳大小正常,左房及左心耳内未见明确血栓形成。

初步诊断

1.心律失常(心房纤颤);2.脑梗死。

手术过程

患者于年12月9日在心导管室行左心耳封堵术,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后置入经食道超声,并穿刺右桡动脉植入6F鞘管行血压监测,穿刺右股动脉静脉置入6F鞘管,经股静脉送入长钢丝至上腔静脉交换为SL1长鞘,送入BRK-1房间隔穿刺针,在食道超声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随后送加硬长钢丝至左上肺。

沿长钢丝送传送鞘至左心房内撤出加硬钢丝送猪尾导管至左心耳内,将传送鞘送至左心耳,随后行左心耳造影,明确形态及心耳大小。

图1.猪尾导管进入左心耳

图2.左心耳造影

图3.左心耳封堵器植入

图4.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后造影

图5.释放封堵器,拔除鞘管

后经传送鞘送21mm左心耳封堵器至左心耳内,正侧位观察封堵器位置合适,经食管超声及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再次造影及术中食道彩超证实左心耳与心房间分流小于2mm,封堵成功。遂释放封堵器,拔除鞘管,局部压迫止血,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白殿风能治好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wbmkw.com/zlff/6832.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