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下,对疾病的诊断,观测愈发准确,包括甲状腺的彩超检查,往往一次检查,结节的大小,性质,形态等各项情况都能给予非常详细的描述,但很多人其实对于甲状腺彩超上的各类描述知之甚少,从而忽视一些“不好”的结节描述,耽误治疗时机,今天我们详细聊一聊甲状腺彩超应该怎么看? 1、低回声 出现低回声的描述,则表示结节为实性,如果表述为极低回声,则提示为恶性结节的可能性较大。 2、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报告上出现这类描述,表示结节的形状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的组织粘连,通常是恶性的描述,而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晰。 3、血流信号丰富 血流信号丰富则代表结节生长较快,需要更多的营养和血供,一般良性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而恶性的结节往往需要更多的营养供给,周遭的血液循环丰富。 4、砂粒样钙化 钙化是甲状腺结节中的钙盐沉积,并非所有钙化都是恶性结节的描述,一般粗大钙化,良性结节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砂粒样钙化以及微小钙化,则需要警惕结节恶性发展,这种钙化往往呈点状或者簇状分布。 5、纵横比>1 结节纵横比大于1提示结节呈纵向生长,和正常形态的结节差异较大,且长度大于1公分,也要高度怀疑为恶性结节。 6,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多是炎症或者恶性肿瘤引起。如果是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一般可治愈,如果是恶性肿瘤引起的病变,预后比较差。因此,一旦出现淋巴结肿大,用手触及大小不等的肿块,需要及时就诊,以防细胞癌变引起的病变。 7,甲状腺被膜受侵 如果有甲状腺被膜受侵的情况,癌症的可能极大。癌细胞一旦突破了基底膜,包括甲状腺的被膜,就会继续向远处转移,入侵相邻的器官。 在甲状腺的彩超检查中,一般恶性指征出现较多时,结节的恶性风险也就越高,一旦结节的恶性风险达到了4级以上,也就是彩超报告上将结节划分到了4a及更高,需要尽早处理。 对于查出等级较低,结节较小的患者,不必“谈癌色变”,并非所有的结节都一定会发展成癌,有的结节发展较快,同样,也有的结节发展非常缓慢,因此,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应对策,来预防结节癌变。 一、预防慢性炎症,防止癌找上门 大部分癌症都和慢性炎症有关,甲状腺癌患者中,同时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的不在少数。患上桥本甲状腺炎后,免疫系统紊乱,不断产生抗体无差别的破坏组织器官,当甲状腺细胞不断受损,功能逐渐衰退后,我们自身的甲状腺器官为了修复破损的细胞,就会生成新的细胞,在复制生成新细胞的同时,如果DNA复制错误,就会发生恶变,导致甲状腺癌。 补充微量元素,不要忽视身边的“癌症克星!” 硒元素被称为“抗癌之王”,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可硒是抑癌剂,有科学家对癌症患者进行长期补硒,使癌症的死亡率下降50%。对于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多食用含有硒元素的食物,不但可以预防癌症,更对桥本病情有益。 贝类,坚果,菌类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甲状腺疾病患者可以每周食用2-3次。 同时还有一类食物未曾被人们重视,含有花青素的食物,这类食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如蓝莓、紫甘蓝、紫甘薯、葡萄、红苋菜、茄子皮、番茄、红薯等。 二、结节微波消融,早期赶走隐患 目前很多人还是采取一味观察的方式对待结节,其实对于部分描述不好的结节,一味的等待观察并不可取,有的甚至已经存在了一定恶性风险的结节,却依然选择观察等待,最后只能手术切除腺体,而失去了甲状腺,则需要终身服用人工甲状腺素,来补充缺失的甲状腺素,得不偿失。 可以在早期,结节还未曾完全发展为恶性时,采取微波消融的方式排除隐患,将结节“烧”死,微波消融属于微创,在四维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结节,对结节进行高温灭活,不会伤及甲状腺腺体,不会损伤甲状腺功能,为何说是早发现早处理?是因为结节消融并非适应所有结节,一定要满足3个条件:①没有发生淋巴转移②结节不超过1公分③没有突破被膜。 结语 甲状腺彩超并非晦涩难懂,往往很多信息可预示癌症。本文讲述了7大彩超恶性描述,并且交代了如何防治甲状腺结节病变。欢迎留言或私信,一起讨论甲状腺疾病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