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压力大容易甲状腺长结节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我们特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形成的一种散在性病变。当手能够摸到、B超也证实时,我们称之为甲状腺结节。若手能摸到,但B超不能发现,我们不能称之为结节。还有一种情况是,手没有摸到,但B超检查发现,我们称之为意外结节。 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结节都能用手摸到。这与结节的大小、质地硬软、位置、以及医生经验都相关。通常情况下,位置比较表浅、大小在1厘米以上、质地偏硬的结节,容易摸到。但触诊到的结节,最后还是需要B超确认。目前来看,甲状腺结节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 女性更高发 甲状腺结节发病有什么规律? 首先,甲状腺结节好发于女性,女性与男性发病率比例约为3:1。这可能与男女之间体内的雌孕激素差异有关。 甲状腺组织内含有雌孕激素的受体。女性体内的雌孕激素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男性。而且,女性一生中的内分泌激素变化比较大,如妊娠、哺乳、绝经后卵巢功能的衰退等,都会影响雌孕激素分泌。而对甲状腺这个脏器来讲,激素波动越大,甲状腺影响就越大,就越容易引起结节。 另外,女性甲状腺的炎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高于男性。炎性细胞及自身免疫细胞的变化,会刺激甲状腺组织增生,从而形成结节。 其次,沿海地区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要高于内陆。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居民容易且长期接触到高含碘量食物。这可能会引起碘过量,刺激甲状腺增生,从而诱发结节。 压力比较大的人发生甲状腺结节的几率比较高,是吗?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容易引起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这些都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当内分泌紊乱因素不可调节时,就容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失常,导致甲状腺结节。 B超低回声,基本确认有结节 “甲状腺低回声结节建议复查”,这代表有甲状腺结节吗? 应该是的。B超发现了低回声结节,基本可以确定甲状腺里面有结节。这时,医生要做的,就是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检查时,医生要求病人吞咽口水,吞不下证明也有结节,是吗? 吞口水这个动作,在甲状腺的体检当中,非常重要。它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医生感知甲状腺内是否有结节,以及结节的位置、质地、活动度等。但不能说吞不下口水,就有结节或是由结节造成的。 显示有结节,还要查啥? B超显示有结节,是不是都要做甲状腺功能检查? 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都应进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素检查,此外还可能需要测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等。 一般,甲状腺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素就下降,往往提示是甲亢,或高功能腺瘤,这些基本上是良性结节。而恶性结节的患者,促甲状腺素大都是正常的或低下的。 确认甲状腺结节,要做X射线吗? 临床上最常用是B超检查。高频B超是评价甲状腺最方便、最实效、也是最敏感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无辐射无创伤。 对于巨大的甲状腺肿或结节,考虑到对气管有压迫或推移的情况,可以用X线检查。但临床往往会选择用CT检查。因为CT的空间感、精准性,要比普通的X线要好很多。 一定要做细针穿刺吗? 细针穿刺的目的,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在细针穿刺技术不成熟之前,我们依据B超影像学,来判断结节的性质。当时往往会有部分病人是因为怀疑恶性结节而行手术,而术后病理却为良性。 现在,B超怀疑有不良影像的结节,医生再用细针穿刺进一步筛选。这样从细胞学的层次上进行诊断,提高了恶性肿瘤的确诊率,让临床怀疑是癌而穿刺良性的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 有些结节不用治 什么样的结节观察即可,不需要治疗? 如果B超提示,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没有细小钙化,没有纵横比失调,生长缓慢。这样多为良性结节,观察即可,无需治疗。 如果不治疗,复查需要注意什么? 在诊断初期,3—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结节生长稳定,没有恶性倾向的话,复查间隔可以延长,一年一次或更久。 检查项目主要是甲状腺B超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哪些结节要治疗? 什么样的结节需要干预?需要治疗? 如果说B超提示结节是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内部多发钙化,纵横比大于1,内部血流丰富,生长迅速,说明有不良倾向。这种情况需要干预。 如果说B超发现上述问题,我们会建议做细针穿刺。如果穿刺结果是良性的,那我们会建议再观察;如果细针穿刺明确是恶性或怀疑恶性,则考虑手术。 有一部分病人因为穿刺的标本量或本身疾病问题,会有一些不确定的诊断结果,那么我们会建议再观察。 什么样的结节容易癌变?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癌变几率在5%左右,腺瘤的癌变几率在10%左右。随着直径增大,腺瘤癌变的几率也会增加。 但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癌都是由良性结节癌变而来的。它也可能生出来就已经是癌了。如今临床上发现很小结节,只有0.4到0.5厘米的直径,但一穿刺就是癌。 因此需要和大家强调几点,请大家重视,下列都是甲状腺结节癌变的高危因素: 1.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有头部放射性照射或放射性接触史的; 2.家族里面有患甲状腺癌的家族史; 3.患者年龄小于14岁或者大于70岁; 4.男性结节的癌变几率比女性高; 5.定期复查发现,短时间内结节明显增大。 小心!结节会癌变! 为什么男性的癌变率高? 前面说过,女性结节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是因为女性本身容易受内分泌波动的影响,而产生结节。 男性的内分泌相对女性稳定,基本的炎症、自身免疫力疾病都比女性低一点。这种情况下男性再长结节,长出不良结节的可能性就更大。 出现哪些症状,说明结节在癌变? 癌变过程很难解释清楚。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病人去年体检挺好的,今年一查,结节就变成了肿瘤。有的小结节本身对人体不会造成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其性质就是改变了。 总体上说,当癌变的结节压迫周围组织、神经,出现一定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压迫气管,或造成吞咽困难等时,往往表明肿瘤已经是中晚期。 生活入手,防止结节癌变 从肿瘤的三级预防来讲,预防是第一级,第二级是早期发现,第三级是早期治疗。甲状腺癌是二级预防中,做得相对较好的癌症之一。 对于甲状腺癌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尽量阻止结节的发生。生活中要注意适碘饮食,对高碘食品不宜长久食用。 第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保持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第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思想压力。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接触以及照射。 甲状腺腺体对辐射非常敏感,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要接触到放射源。如机场地铁所使用的X射线安检仪,医院X光CT等,虽然有些辐射是非常微弱的,或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应当做好防护。 三、恶性结节如何处理? 目前来讲,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手术可以完整地切除癌变的结节和转移的淋巴结,效果彻底肯定,而且绝大部分手术是可控的,安全性也很高。 甲状腺癌手术最理想的效果是在完整切除肿瘤包括转移病灶的同时,保护好重要神经和器官的功能,也就是根治和微创的统一。 目前主流术式,一种是甲状腺的全切+淋巴结清扫,另一种是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 是选择开放性手术还是微创手术,总体来讲,要结合疾病的不同病期来定。 若早期肿瘤,没有明显淋巴结转移,患者有美容要求的,可选择做颈部无疤痕手术。它是种腔镜手术,手术操作难度比开放手术更大。 对于一些肿瘤较大,又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还是建议选择开放性手术。 周围组织的粘连等,会影响手术术式的选择吗? 有影响。肿瘤大小、跟周围组织有没有侵犯,是肿瘤分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上也称之为“T”。 如果肿瘤突破了包膜,侵犯到周围组织器官,可能就是T3或T4。这样的病人建议做开放手术。 术后要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需要其他治疗吗? 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以后都需要内分泌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激素水平的替代治疗,另一种是激素抑制治疗。 激素替代治疗是因为甲状腺全部或部分被切除后,甲状腺功能下降或缺失。这时候就需要从体外补充甲状腺素,帮助人体实现正常的新陈代谢。 激素抑制治疗针对分化型的甲状腺癌。我们会给予足量或过量的甲状腺素。这可以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抑制体内微小癌组织的生长,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 病灶切除后,对患者的生活有影响吗? 会有影响的。切除腺叶,完成淋巴结的清扫,手术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它势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一,是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其二,是手术的并发症,如损伤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以及损伤甲状旁腺,造成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引起低钙血症。 术后,需定期随访 术后病人需要随访吗? 需要随访。随访的目的一是调整药物浓度,指导用药,预防并发症。二是监测肿瘤复发。我们会根据复发危险度将病人分成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 对于低危组患者,随访的间隙可以适当延长。 中危组或高危组患者如果调药后,病情稳定,需3—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如果怀疑病人有转移迹象,包括淋巴结、肺部的转移,应缩短间隔。 不同危险度的患者随访不同,区别在哪儿? 比如,同样是乳头状癌,一患者直径0.5厘米,行一侧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结没有转移。 而另一个患者的肿瘤比较大,侵犯到周围的肌肉,对侧区淋巴结有肿大转移。 这两个病人的预后肯定不一样。前者的预后好,发生转移、复发的几率低。后者发生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的几率就高。 因此,我们对术后病人进行分类管理,更重视一些病情重、分期晚的病人的随访。对这些患者的随访间隔要缩短。如果发现可疑病灶,会第一时间做进一步检查,包括穿刺定性,根据转移的部位进行甄别。 而对病情轻的病人,随访间隔可以长一些。这样也会让他们放松、不要有压力。 术后,患者在生活上有哪些需特别注意的地方? 首先应该是放松心情,愉快生活,重新融入到社会。其次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状态,不马虎,也不忧心重重,配合医生随诊。饮食上建议患者低碘饮食。一是已补充甲状腺素,无需用碘来合成,二碘摄入过多,可能会促进体内甲状腺细胞生长。 第一步教您挑对科室 甲状腺结节患者如何就医? 医院普外科就诊。 医院,由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负责诊治。就像是甲状腺疾病的4S店。从诊断、手术、术后管理的一条龙服务,甲状腺疾病患者就医会非常方便而且专业规范。 中心的专家门诊时间是? 每天都有普通门诊,每天上午都有专家门诊,我的门诊时间是周二上午。 确认手术的患者,手术排期要多久? 一般有1到数周不等的待床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完善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工作和生活安排。过年和节假日之后,相对来说时间会短一点。 第二步做好术前检查 手术要住院多久? 甲状腺肿瘤的病人体力比较好,基本像正常人一样,可以不用住院,在门诊就完成所有的手术前检查。 一般术前检查完善的患者,住院第二天就可以手术。术后1—2天,就出院了。 从个人的专业专长看,您更希望帮助哪些患者? 作为甲状腺专科医生,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首先是帮助患者判断其疾病需不需要手术治疗。这是治疗方向性的把握,对病人来说至关重要,让需要手术的患者接受手术,让可以观察的患者避免手术。 其次,帮助那些需要手术的患者接受规范化的手术治疗,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减少复发。 科普文章来源于:好大夫网站 专家简介 邬一军,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任职: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学组副组长浙江省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外科学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致力于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领域临床、科研及教学研究20余年,对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手术、腔镜手术、二次手术、困难的甲状腺手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深入细致的基础实验研究,形成一整套甲状腺疾病个体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综合诊疗体系。中心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普通外科)的重要成员,积极承担省内外进修医生及住院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并形成了省内和外省的技术辐射网,最大程度地推广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同时承担浙江大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医学生和研究生及留学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并多次担任香港外科医学院临床考试考官。主持和主参3项国家基金和6项省部级课题,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国家医学电子书包《甲状腺疾病》及其他著作2本。 擅长:专攻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手术治疗,腔镜手术(颈部无疤),二次手术及疑难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 赞赏